天天好多肽知识大讲堂——第2讲
2016年10月28日,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产业园荷轩三楼开始了多肽基础知识的第2课,主讲人仍然是来自中国多肽产业集团的饶邦福教授。
![天天好多肽知识大讲堂——第2讲 天天好多肽知识大讲堂——第2讲]()
饶邦福教授
中国多肽产业集团技术总裁
中华医学会抗衰老学组专家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疾病营养保健食品中心专家
中国多肽健康管理学院专家
在上一讲中,饶教授不仅为天天好员工介绍了蛋白质的作用、结构,还引用特别生动的例子讲解了多肽的来历、结构、生理调节功能的知识。在第2讲中,饶教授重点讲解了多肽的其中一个分类——功能肽。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功能肽
饶教授说:“功能肽来源于食物蛋白,是通过生物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制备的多肽,经过实验验证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多肽。”
功能肽的制备原理正是利用了酶的“生物剪刀”作用,根据原料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设计进行梯度定向酶切,然后选用不同的工程酶组合多重实验进行功能筛选,将大分子的蛋白质剪切成多个不规则小分子的多肽,更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功能肽的功能特点
具有营养作用
良好的吸收特性
没有过敏反应
促进其他营养物质吸收
安全性
功能肽作用机理是什么
饶教授谈到:“因为每一个多肽都有特定的氨基酸数量和氨基酸序列,就像26个英语字母组成成千上万个单词一样,每个单词是一个含义。而通过酶解工程形成的多肽,是多种多肽的混合物,其中包括我们需要的特定功能的多肽。”
同时,因为来源于不同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不同的,产生的多肽种类是不一样,功能也就不一样。即使同一种功能肽也会产生多种肽段,这样,一种功能肽就会有多种功能。”
现在,通过理论推导或功能试验,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功能肽具有的生理功能。同时,为了能将多肽研究往前推进一大步,已经有大学开始着手将特定功效的功能肽分离出来。
怎么评价功能肽
“功能肽的好坏有很多评价指标,目前,评价指标有如下几种”,饶教授说,“比如功能肽的分子量、纯度、水的含量、灰分(杂质的含量)、酸碱性、氨基酸含量、溶解度(分散性)、卫生学指标(农残、药残、菌残、重金属等)等等”。
功能肽的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科研人员对功能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功能肽段的分离;
2、新的制备工艺的研究(发酵、酶解、分离、纯化);
3、新的肽源的开发;
4、新的功能的研究。
为了让员工们更好地理解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饶教授特意列举了他亲身经历的案例加以说明。
他说:“有次我们去外地做培训,途径一个城市的餐饮店,吃到了炖羊肉,几位专家关于吃羊肉和喝汤展开了讨论。因为我们的养生文化中有关于吃肉和喝汤的争论,那究竟是吃肉好一些还是喝汤更对身体有益?”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不溶于水的,而肉类的蛋白质含量又相当丰富。有人说“喝汤不如吃肉”,是从蛋白质含量上对食物进行营养成分的划分,有人说“吃肉不如喝汤”则是从人体吸收角度看待营养成分,而多肽就是被溶解在肉汤中的那部分精华。
为了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吸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既“吃肉”又“喝汤”,则是最能吸收食物营养成分的方式。
前两堂课的总结
1、蛋白质对人体的生理构造和身体的正常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最基本的单位,而介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结构物质被称为——多肽,也称小分子蛋白质。
3、多肽可分为生物活性肽、功能肽。
4、功能肽具有其特定优势,它的质量评价有多重指标和标准。
5、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对多肽已经有应用。